法学院

公告动态

学院动态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第45期“经济法30人论坛” 暨“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法总论发展”学术研讨会 在杭州举行

日期:2025-07-03    点击:

6月28日,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第45期“经济法30人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法总论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3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期论坛。

28日上午会议由开幕式、大会基调发言总论坛主题发言三阶段组成。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一飞教授主持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斌锐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介绍了中国计量大学发展情况和经济法学科建设发展历程、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近年主要工作成效。他指出,学校十分重视并支持法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市场监管法治领域学术高地,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贡献“计量之力”。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守文教授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对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计量和标准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制度工具,希望中国计量大学经济法学科能在计量和标准等经济法治领域做出更加亮眼的贡献。


与会专家共同观看了中国计量大学宣传片合影留念。


开幕式结束后,张守文教授以“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当代使命”为主题作大会基调发言他指出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已有百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济法理论研究已达到空前规模和水平。他强调,中国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的当代使命应从理论生存转向理论发展,重点围绕基于国家现代化目标有效解释和指导经济法治实践、建构经济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经济法人才和提升公众经济法意识等重要任务展开,回应“技术-经济”的发展要求,并由此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王全兴教授主持。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法学院李友根教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王先林教授,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靳文辉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刘红臻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陈婉玲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何锦前教授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一飞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办公室主任邵海《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陈亚飞《浙江学刊》杂志社编辑王莉就主题发言作与谈分享。

28日下午会议设置“经济法学总论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经济法治现代化”两个专题分会场。

分会场一以“经济法学总论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研讨专题。


第一单元李友根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蒋悟真教授以“经济法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题作专场发言,王全兴教授王先林教授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郑少华教授就专场发言主题作与谈分享。深圳大学法学院叶卫平教授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朱一飞教授、彭飞荣教授在自由讨论阶段分别发言。

第二单元由彭飞荣教授主持郑少华教授,叶卫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张东副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邓伟副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葛方林副教授,中国计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汪湖泉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赵鑫博士,湖南大学法学院林慰曾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陆瑶分别作主题发言《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常务副主任沈丽飞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彭运朋副教授就主题发言作与谈分享。

分会场二以“经济法治现代化”为研讨专题。

第一单元由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王健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法学院孙晋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王伦刚教授,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冀瑜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吴桂德副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金幼芳副教授,安徽大学法学院李鑫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毛立琦博士分别作主题发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孙笑明教授,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张妮副教授就主题发言作与谈分享。

第二单元由江苏警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蔚文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兵教授,福州大学法学院黄彦钦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蒋博涵特聘副研究员,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黄丽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胥智仁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乔韵,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珅,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吴晓晴,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梁金钢分别作主题发言。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粟瑜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洪莹莹副教授就主题发言作与谈分享。

大会闭幕式李友根教授主持,王全兴教授作大会总结。

“最是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本期论坛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西子湖畔画上圆满句号,也为中国经济法学理论研究“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未来发展留下了精彩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