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社会实践

法学院201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侧记

日期:2015-10-12    点击:

        深入基层司法单位、开展山区法律援助、体验职业律师生活、深入网商一线调研、走进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今年夏天,从都市大厦到基层农村,在浙江省各个地区都留下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身影。在校团委和院党委的指导下,法学院团委于2015年5月起以"青春梦想,法治浙江"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共组建团队25支,实践人数超300人次。法学学子在实践探索中砥砺青春,在专业引导下点亮人生。

        一、专业指导,探索项目化运作
        多年来,法学院团委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自2013年起,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课题项目相结合,继2014年法科大学生课外科技能力提升计划成功开展以来,已构建起‘分阶段实施、分级别立项、分层级指导'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理念,形成贯穿全年,涵盖"暑期社会实践-科研立项-新苗人才计划-挑战杯专项"四位一体的法科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在全院师生中营造浓郁的‘实践育人和专业成才'的氛围。
        5月起,法学院团委修订《201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先后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指导会、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招标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指导答辩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专业培训等系列活动,法学院党委书记周泛海、副院长刘义、张云教授、陈永强教授等多位资深指导教师参与,我校2014年度浙江省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社会类与法律类的省级获奖团队也进行经验分享与指导。在学院宏观政策指导和支持下,通过立项,使多方面资源得以最优化的配置,对暑期实践立项项目给予300-1000元不等的金额资助,将学生科研与暑期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真正明确自己的实践方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科大学生。

        二、导师带队,实践调研相结合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高度重视"导师"聘任制,在获得立项的25支团队中,导师全程参与指导,对项目课题申报、答辩以及实践过程均进行实施更进与反馈监督。陈永强教授、朱一飞博士、姚昱帆老师等均亲自带队赴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舟山市普陀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制科、杭州滨江区海创园、嘉兴市海宁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和指导。
        为深入了解我省知识产权运营状况,认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朱一飞博士和姚昱帆老师带领"产权保护小分队"深入国家知识产权局杭州代办处、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专业实践调研。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在为期两个月的实践中对企业专利事务进行深度调研、用数据解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调研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课题,"法科就业小分队"在姚昱帆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滨江区海创园,深入省企明星成长计划大赛,进行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等实践,同时在导师指引下,队员也与来自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等多所高校进行对接,对过去5年来浙江省法学毕业生就业前景和方向进行探讨与实践调研......各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积极践行"承担一项调研"、"考察一个社会热点"、"采集一个数据"、"撰写一篇报告或论文"的"四个一"实践内容。
        在指导暑期社会实践开展的同时,导师们也对各团队进行项目进程与课题报告撰写的指导。在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的团队实践过程中,陈永强教授提出并指导学生规划、编纂《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建议》的手稿。周泛海书记、张云教授、刘义博士等也分别对"浙江省农村土地产权登记中的困境与立法对策"、"保健品行业乱象背后的法律问题研究--以杭州桐庐为例"、"户籍制度改革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问题的法律探析--以浙江省为例"等项目报告进行多次指导与修改。

        三、主题展示,项目成果再提升
        在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法学院团委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成果,并将此作为科研项目进行可持续培育。在充分调研统计、梳理总结和导师修改程序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果展示会、优秀团队报告修订会在9月底相继进行。"年年有渔"、"卷土而来"、"南风灼灼"、"辩法先锋"等团队脱颖而出,以多维度的实践实施路径、多层次的实践报道、高规格的专业调研报告赢得广大师生肯定和佩服。
        在学院团委的组织下,10余支团队将继续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改善调研报告文本,不断深化调研广度,加大调研整合力度,强化调研报告专业化。在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各团队将继续申报校级科研立项、省级新苗人才计划等各项科研创新项目。与此同时,法学院2015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文集》也在有条不紊地编纂中。撰写《捕捞权的法律适用缺位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基于浙江省舟山市的调研》的团队成员刘方之感慨:"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历练中,一方面增强阅历,提升社交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调研能力和法律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对青年大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坚定法治信仰、探索实践调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法学院团委将继续引领广大法学青年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进一步增强团队合作与信任,提升社交沟通能力,培养法律思维。让"暑期社会实践成为成长道路上一段迷足珍贵的经历"也是法学院团委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暑期实践1
暑期实践2
暑期实践3
暑期实践4
暑期实践5
暑期实践6
暑期实践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