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本科教学

关于第四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的通知

日期:2009-04-06    点击:

关于第四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的通知
更新日期:2009-04-06 | 点击数:1200
各分团委(团总支):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学生科研创新成果,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科研能力的学生骨干力量,营造我校良好地学术科技氛围,同时也为选拔和推荐一批优秀的学生作品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的浙江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准备,我校于2008年底启动了中国计量学院第四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各有关单位和二级学院的组织发动下,共收到作品185件,内容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管理与社会科学、法律等多个学科门类。
        2009年3月17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委员会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本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报名情况和参赛作品情况,审议通过了校内的评审规则,同时推荐出了竞赛评审专家组名单。3月26日,经竞赛评审专家组评审,共选拔出69件作品进入决赛,29件作品确定为校级三等奖。
        现将第四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类别和专家组名单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参赛项目的类别,经竞赛组织委员会审议通过,评审类别划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等五类。
        (一)机械与控制——评审专家:李东升 孙 坚 陈永良
        (二)信息技术、数理——评审专家:刘月明 徐文龙 王航平
        (三)生命科学、能源化工——评审专家:李素芳 阎志勇 赵士龙
        (四)哲学、社会、教育——评审专家:周泛海 蒋 楠 董忠泽
        (五)经济、管理、法律——评审专家:熊明华 刘 洋 季任天
        二、决赛安排
        (一)决赛采用公开答辩形式,每个参赛队的答辩时间为8分钟,其中队员陈述5分钟(包括ppt演示),回答评委提问3分钟。
        (二)参加答辩人数不超过3人。
        (三)请各参赛队于4月10日下午15:30-17:00将答辩用PPT(要求为2003版本)交至启明活动中心205-1-2校学生会办公大厅学科部处,同时进行比赛顺序抽签。
        (四)决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学生评委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积极性,扩大“挑战杯”竞赛的影响力,此次竞赛将专门设立学生评委团,对决赛作品进行评审。
        (一)各评审类别的推荐名额(根据各类作品入选比例分配,学生评委人数可多于推荐名额)
        1.机械与控制:量新5人,机电15人,计测10人,质安10人;
        2.信息技术、数理:信息15人,光电15人,理学10人;
        3.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现科5人,生命10人,材料10人;
        4.哲学、社会、教育:现科10人,人文20人,艺设10人,外语5人;
        5.经济、管理、法律:现科10人,经管20人,法学10人;
        (二)相关要求
        1.评委原则上以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
        2.评委不得为参赛组的成员;
        3.评委需准时到场,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4.评委应从各二级学院科技部、班级科技委员以及对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有浓厚兴趣的同学中选择;
        5.各二级学院于4月8日下午15:30-16:30将学生评委信息表(附件2)交至启明活动中心205-1-2校学生会办公大厅学科部处。
        四、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数量按参赛队伍的比例设置,获奖者将颁发校级证书并进行表彰。
        获奖作品将被选送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希望各分团委(团总支)认真落实,做好竞赛的各项组织工作。 
                                                                                                                                                团委
                                                                                                                                         2009-3-31
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