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学科建设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 专业硕士培养”专题研讨会在杭举办

日期:2025-09-03    点击:

8月30日,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承办的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培养”专题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廖涛,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相关负责同志,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高校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新庆出席会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专委会委员代表,来自同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0余所已设置或拟申请设置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点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由开幕式、主旨演讲和专题研讨三个阶段组成。开幕式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知识产权》杂志主编谢小勇主持,廖涛、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相关负责同志致开幕辞,王新庆致欢迎辞。

廖涛强调,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是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的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体知识产权人的共同责任。各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点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解决好“为何培养”的问题;扎根中国实践,解决好“如何培养”的问题;把握根本属性,解决好“为谁培养”的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相关负责同志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承前启后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希望与各高校一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谋划“十五五”时期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王新庆介绍了中国计量大学办学情况和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成效。他指出,作为全国首批招生的25个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点高校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并支持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知识产权学术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努力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计量之力”。

主旨演讲环节由马一德教授主持。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教授以“中国法学教育的转型知识产权与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题,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中欧创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单晓光教授以“漫谈知识产权专硕:实践的经验与未来的期盼”为题,高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法学院宁立志教授以“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题,我校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一飞教授以“中国计量大学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为题,分别作主旨演讲。

主题研讨第一环节由高校专委会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张武军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玉烨教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毛昊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戚湧教授、青岛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段雅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芳副教授、我校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冀瑜副教授、烟台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宋红松教授、北方工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邓恒教授分别围绕知识产权专业硕士招生考试、生源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技能培养、校地合作培养等人才培养实践问题作主题发言。

主题研讨第二环节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部部长孙玮主持,重点围绕“十五五”时期知识产权人才规划的编制开展研讨。与会专家就“十五五”知识产权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十五五”知识产权人才规划的目标指标建议、纳入“十五五”知识产权人才规划编制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议等内容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讨论。

闭幕式由高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徐家力教授主持。马一德教授致闭幕辞,对会议承办单位和参会专家表示感谢,相信在全体知识产权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必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