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学生党建

法学院成功举办第十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日期:2015-06-09    点击:

法学院成功举办第十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更新日期:2015-06-09 | 点击数:443
西湖绸伞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初。2008年,西湖绸伞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年,杭州市政府立项建立中国国家级伞业博物馆,以期使具有江南韵味的西湖绸伞艺术得以传承和光大。西湖绸伞设计奇巧,制作精细,透风耐晒,高雅美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杭州特种工艺品,也是我国民族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
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大众参与的方式传承下去,5月中下旬,法学院党员之家组织举办了"西湖绸伞,印一幅江南画卷"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活动,活动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参观两个子活动开展。

校内实践活动
法学院党员之家在生活区G3餐厅门口组织举办"弘扬西湖绸伞文化"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校内实践活动。活动设置有奖竞答环节,题目涵盖西湖绸伞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前往活动展台,抽选题目进行回答,赢得奖品;在西湖绸伞DIY环节,涌现出一大批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在空白的绸伞上"挥毫泼墨",制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绸伞。虽正值中午,烈日炎炎,但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众多同学的参与,现场一派热闹的景象。
通过校内实践活动,西湖绸伞以其"竹作骨,绸张面"的特色,赢得学生的广泛关注,让同学们感受西湖绸伞带来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体会到西湖绸伞在制作过程中的艰辛及其所蕴含的历史底蕴,从而成功宣传"绸伞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手工艺术,达到活动目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校外参观活动
法学院党员之家组织学生代表前往中国伞博物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校外参观活动,领略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在前往博物馆的车上,党员之家实践部学生干部首先对参观活动背景进行介绍,接着进行分组,并围绕"西湖绸伞"主题,开展趣味竞答。到达博物馆后,解说员向同学们展示制作伞的工艺,并讲解伞的历史、伞的故事等相关知识。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被西湖绸伞的魅力深深所引,感叹‘博物馆的展示,让大家看到一个"活着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最后,同学们按照分组,在"根据图片,匹配油伞"游戏中结束参观活动。
通过校外参观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欣赏到从古代油纸伞到现代伞的形形色色,亲身感受体验"伞文化"的视觉盛宴,还身临其境地领略到伞的诗意和伞的意蕴伴随历史发展所碾压出的独特文化轨迹,从而加深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西湖绸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