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知识产权周

法学院举办第三期案例分析工作坊之知识产权专场

日期:2020-04-21    点击: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作为法学院知识产权周活动之一,为帮助学生更好了解知识产权案例分析与实务操作,法学院党员之家理论学习4月15日举办第三期案例分析工作坊之知识产权专场。次案例分析研讨采取线上钉钉直播方式,2017级张晨烨、陈美帆、焦桢源三同学就当下热点《想见你》盗版风波《九层妖塔》侵权案和微信小程序侵权案展开分析,知识产权系冀瑜、雷刚两位老师进行在线点评指导,来自大一、大二300名学生在线参加。

张晨烨就最近热度较高的《想见你》盗版风波为例,指出我国现阶段盗版猖獗的三个特点:数量大,形式多样,主体难查找。《著作权法》指出,传播盗版的行为和未尽注意义务的平台都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让同学们感受到著作权法离生活之近。张晨烨还带领同学们了解相关的维权举措,在深化同学们对正版重要意义认识的同时,培养同学们作为法律人的“正能量”。

陈美帆以原著作者张牧野诉《九层妖塔》侵权案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分析保护作品完整权和改编权的辩证关系,在分析具体法条中“不得歪曲、篡改”和“必要的改动”后,陈美帆提出“保护作品完整权是对改编权的限制吗”这样一个切入性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陈美帆在论述中注重法理学中对不同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通过对《伯尔尼公约》中有关“作者的声誉”概念的分析,指出在立法传统上该概念有“人为拔高侵权认定标准之嫌”,同时在跨国侵权发生时,侵权判定标准会出现问题。陈美帆还提出化解有关纠纷的方法。分析层层深入,涉及到各种理论学说,否定与肯定、精神权利和物质权利的冲突让同学们意识到法律解释方法在法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焦桢源就微信小程序案引发的思考展开对“通知删除程序”的分析。开门见山地提出两个问题,即“通知删除程序”涵盖范围问题及其“必要措施”范围问题。在列明法条的基础上指出就类似案件中美两国处理上的不同。焦桢源就法理基础引用理想的解决举措,即“合理警告--暂时取消接入--较长时间取消接入”,指出科学管理机制的重要性。焦桢源查阅大量的资料,就“通知删除程序”进行深入的探讨,分享自己的想法。

之后两位指导老师予以指导点评。冀瑜指出,对作者改编权的限制以及微信小程序案涉及利益平衡。对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最重要的一个利益平衡的制度设计。不管是我们国家的三步法和其国家的四要素原则,从利益平衡角度考虑。而微信小程序等网络基础设施,不属于信息存储空间类服务商,要考虑到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其网络服务的控制程度,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还有阿里云。考虑到这类产业的特点,不能对其有过高的义务要求。最后,冀瑜指出利益平衡需要对利益有一个类型化的划分,包括权利人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产业发展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雷刚认为张晨烨、陈美帆、焦桢源的案例分析选择三个不同的选题和方向,将知识产权问题讲清楚到位。张晨烨通过关于盗版的案例分析,做一个很好的普法讲座,让同学们感受到著作权法离生活之近。陈美帆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层层深入,涉及到各种理论学说,同时通过法律的解释方法表达自己的看法。焦桢源分享的关于微信小程序的案例主要涉及到通知删除义务的法律适用,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具有一定深度。

次线上案例分析会结合当下热点,接地气,得到师生们的肯定,不仅成为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一个很好的序曲,还让同学们对知识产权案例分析与实务操作更加深刻的认知。